教育哲學

問孩子「讀了沒」?不如問他「讀懂了沒」?

  (原文刊載於獨立評論@天下)
劉致演博士

閱讀是學習的核心,小學三年級是閱讀發展的關鍵期,在此之前是「學習閱讀」(learn to read),培養基本能力,包括識字、有基本的文體概念和理解;三年級後則主要變成「透過閱讀學習知識」(read to learn)。

為了解國小四年級學生的閱讀能力,國際教育成就評估協會(IEA)每5年舉辦一次促進國際閱讀素養研究測驗(PIRLS);測驗內容包含學生閱讀態度、學生閱讀環境(家中教育資源、父母閱讀習慣)、教師閱讀教學、學校閱讀教育政策、整體閱讀課程安排等;希望藉由評比結果,作為各國改善閱讀教學及促進閱讀能力的參考。

國際閱讀素養研究測驗(PIRLS)於2023年5月所公告之2021促進國際閱讀素養研究測驗,第一次出現小學四年級學生中文閱讀能力下滑現象,平均分數544分,較前一次2016年施測的559分下滑,低分水準以下比例增加,高、低能力學生差距拉大。此外,「故事體」與「說明文」成績,其差距有逐漸拉大趨勢,從文章汲取知識能力增加,但從文章感受情緒與情感能力並未提升,如何提升學生閱讀感受能力是需要進一步探討的議題

閱讀可以是進入世界的一扇門

然而,閱讀不盡然是以課本為本位的學習。如根據真人真事所改編的電影《街頭作家》(Freedom Writers)裡的主角艾琳.古薇爾(Erin Gruwell)老師就帶著她的學生們從了解二次世界戰歷史開始、參觀大屠殺紀念館並閱讀《安妮的日記》,開啟包容與寬恕的學習之旅。

《安妮的日記》被譽為20世紀最重要著作,是少女安妮.法蘭克(Anny Frank)在納粹佔領荷蘭時期,為躲避納粹緝捕而躲藏於「密室」(位於荷蘭阿姆斯特丹,現稱「安妮之家」二樓辦公室書櫃後的密室)所撰寫的心情日記;閱讀期間還有位學生因為跟內容產生共鳴,無法自拔於安妮死亡所帶來的哀痛。最後古薇爾老師藉由向社區募款,來達成學生希望邀請當時提供密室的梅普.吉斯(Miep Gies)女士前來現身說法的願望。吉斯女士懇切地跟學生們分享她在二戰期間如何偕同其丈夫揚.吉斯(Jan Gies)與其他四人協助包括法蘭克一家在內共8位猶太人躱避納粹迫害的親身經歷。

由於古薇爾老師班級由不同族群的低成就學生所組成,使得她經常需要處理不同幫派間的衝突,古薇爾老師透過《安妮的日記》裡的故事與梅普.吉斯的經驗述說,幫助孩子學會族群間應有的同理心與寬容。在這個例子中,閱讀其實是種學習策略,透過閱讀與理解,我們可以開啟任何一扇知識之門,與作者共同創造對於世界的理解。

流於形式的「晨讀」與「認證」

有些學校為了鼓勵學生養成閱讀習慣,制定在早修「晨讀」的閱讀教育政策,由各班導師決定晨讀文本,學生得在一定的期限內閱讀完成並上網完成閱讀認證(在線上回答根據文本內容所提出的問題);並且規定學生在畢業前應完成規定的認證本數才能取得畢業證書。只是,立意良善的政策,到執行面往往會有匪夷所思的結果。

經常看到國文老師希望學生藉由資訊課來完成線上閱讀認證(其實孩子該應在家利用時間主動完成),甚至幫學生做好模擬試題與答案,讓他們可以在資訊課「按圖索驥」;有些學生乾脆請同學登入他的帳號直接幫他完成(這些學生說是老師同意他們這樣做)。到頭來,提升閱讀素養變成是「大人」的事,因為認證說穿了其實在測驗學生到底有沒有看內容,而「大人」只講績效不問過程的想法,則養成孩子得過且過、虛應故事的心態。

事實上,閱讀動機的提升,關鍵在於藉由學習環境的建置以養成習慣;有閱讀習慣,才能培養閱讀素養。有些學生即便不是晨讀時間,也把小說放在抽屜裡偷讀,有些孩子甚至會存零用錢去買他愛看的漫畫,然後把一套套的漫畫書藏在床底下;也許我們可以理解孩子不是不愛閱讀,只是對於閱讀興趣有所偏好。所以無論家庭或學校,都應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閱讀興趣及習慣,讓閱讀變成一種嗜好,更是與外面世界接軌的心靈之窗。

培養內在動機
讓孩子真正讀出意義


任何學習,都應以追求理解為目標,當然閱讀也不例外。閱讀理解是讀者應能找出文章脈絡裡的主旨,確認閱讀目標、描述特定觀點或故事場景,最終能推論事件因果與歸納重點,並用自己的想法重新詮釋。台灣學生閱讀能力自信心低落的原因,可能與工業化講求效率的教育思維有關,藉由考試成績來檢驗學生的學習品質,造成學生只為了考試而「讀書」。

美國發展心理學家多元智能論的提倡者豪爾.迦納(Howard Gardner)在其著作《超越教化的心靈》(Unschooled Mind)中指出:「近幾十年來的所匯集的眾多教育報告發現,即使訓練有素表現很好的學生,通常也沒能充分理解他們所研習的課業內容。」

《親子天下雜誌》曾針對國中學習力所進行的調查結果顯示,超過5成學生認為自己沒有強烈的學習動機,不考試會主動讀書的學生低於3成。大部分的「大人」誤認為孩子在標準化測驗取得高成就,人生就能高枕無憂;這種菁英教育思維,逼著很多優秀的孩子在焦慮及迷惘中順著大人的期望成長,從來也不明白自己為什麼要讀書,更不知道學習的目標與人生的願景。

事實上,內在學習興趣與動機只能培養而無法強迫習得,人們的行為由動機決定、成功與否則由態度決定,而動機與態度又相輔相成,決定了孩子成就的高度。沒有人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功,但孩子總要懂得為什麼要成功又為誰而成功,才能活出人生的自信與精彩。所以與其問孩子「讀了沒」?不如問他「讀懂了沒」?